首页 > 通知公告 > 详情

关于公开征求《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工程伦理守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日期:2023-05-10 14:41:37


为加强工程师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工程师增强工程伦理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中国工程师联合体起草了《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工程伦理守则(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1.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在线提出意见(问卷网址:https://zgkxrczx.wjx.cn/vm/Q1jEIBv.aspx#)。

2.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cse@cast-cse.org.cn,邮件主题请注明“工程伦理守则征求意见”。

3.通过信函邮寄至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秘书处(邮编:100081),并在信封上注明“工程伦理守则征求意见”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9日。


附件:1.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工程伦理守则(征求意见稿)

          2.《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工程伦理守则(征求意见稿)》编写说明

 

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秘书处

2023年5月10日



附件1

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工程伦理守则

(征求意见稿)

 

工程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中国工程师要发扬爱国、敬业和奉献的精神,不仅应具备合格的专业能力,而且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工程伦理素养,承担社会责任,维护职业声誉,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可持续发展,造福人民、造福社会、造福人类。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特制定本守则,用以规范全体成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并倡导广大工程领域从业者共同遵守。

1.生命至上。把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2.维护声誉。以负责、道德的方式行事,努力维护和提高职业声誉和价值。

3.追求卓越。以法律法规为底线,努力创新,不断追求卓越的工程解决方案。

4.廉洁自律。拒绝贿赂、利益交换等一切腐败行为。

5.忠诚守信。秉持诚实和公正的精神,为工作单位和客户提供忠实的服务,并自觉回避利益冲突。

6.客观公正。只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提供专业服务,只发布客观和真实的信息。在从事鉴定、评审、评估等专业咨询时应以诚实、客观、公正为行事准则,自觉抵制请托行为,拒绝给出不实意见。

7.共同进步。不断保持并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伦理素养,鼓励和帮助他人提高专业水平,为他人提供专业发展机会。

8.团结协作。发扬团队精神,保持客观、公平和相互尊重,积极营造包容、团结、合作的工作环境。尊重女性及其贡献,为女性提供平等机会。

9.爱人以德。在提供与实施工程技术方案时应充分尊重和帮助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充分体现普惠性和非歧视性。

10.尊重包容。在涉及境外或域外的职业活动中,应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与风俗,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工程技术规范和伦理规范。当境内外工程技术标准不同时,应倡导遵从对质量、安全、健康、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等级更高者。



附件2

《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工程伦理守则(征求意见稿)》编写说明

 

正如守则中提到,工程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中国工程师要发扬爱国、敬业和奉献的精神,不仅应具备合格的专业能力,而且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工程伦理素养,承担社会责任,维护职业声誉,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可持续发展,造福人民、造福社会、造福人类。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为工程伦理守则的研制提供了重要依据。由于目前国内缺乏工程伦理相关规范,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特制定本守则,用以规范全体成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并倡导广大工程领域从业者共同遵守。

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文化与伦理委员会牵头成立起草工作组,收集分析了国内外工程伦理相关规范与守则,参考了《工程师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 of Engineers)》《工程师职业伦理守则(Ethische Grundsätze des Ingenieurberufs)》《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中国化工学会工程伦理守则》等相关资料,总结、提炼、梳理后明确了本守则的框架并形成草案。经多轮意见征询与讨论完善,形成《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工程伦理守则(征求意见稿)》。

主要条款说明:

1.目前国内工程伦理守则制定存在空白,参考国际上各项Guideline/ Principles/ Canons/ Standard/ Code of Conduct等从倡议、指导、到强制性的伦理规范类型,经多轮讨论后确定本守则为联合体成员的行为规范;

2.本守则一共10条,覆盖了工程师对专业、对社会、对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3.本守则依据我国工程行业为背景讨论研制,第十条补充拓展了文化及技术规范等差异化情况下的适用准则。

 

      注释

① 美国国家专业工程师学会(NSPE)、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发布。

② 德国工程师协会(VDI)发布。

③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

④ 中国化工学会发布。


联系我们

  • 单位: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秘书处
  • 电话:010-62166293
  • 邮箱:cse@cast-cse.org.cn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中国科协综合业务楼
  • 邮编:100081
2022 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220139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