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制造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由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指导,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于2024年10月28日-11月1日成功举办“前沿科技与工程管理高级研修班”。研修班由粤港澳大湾区工程师联合体支持、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知识转移办公室培训中心承办,这也是培训中心自成立以来首次推出工程师培训专题项目。
开班仪式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授、首席工程师、卓越工程中心主任苏权科教授受邀为本次研修班做开班仪式讲话,在表达对学员的欢迎之际,也对本期研修班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秘书处项目主管张鸣天先生出席了开班仪式,为全体工程师分享了《工程师国际互认——中国科协探索与实践》的主旨内容,与学员共同探讨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师资格的国际标准,分享中国科协在推动工程师国际互认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本次研修班结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学科优势,通过邀请人工智能、大数据、芯片、金融科技、工程师职业发展、新兴产业等领域专家学者,设置了主旨分享、主题研讨、专题课程、现场教学、小组互动等环节,带领学员探讨工程复杂性、工业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培养工程师面向未来的战略和创新思维,利用数据驱动的洞察力和人工智能工具,为决策进行战略性改进,助力学员提升现代工程能力,应对未来的技术挑战和历史使命。本次研修班一经推出便广受关注,学员报名多达150人,经过严格筛选共有60名来自全国各大工程领域头部企业、各产业技术学会以及来自高校的学者。
精彩课堂掠影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以发展交叉融合学科为特色,拥有国际化师资、全球化视野,交叉融合学科面向新兴产业前沿科技,师资科研成果影响力辐射多个学科领域,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科技和工程领域,持续学习与跨学科协作显得尤为重要。在为期五天的学习中,学员深度探讨了前沿科技及其对工程管理和运营的变革性影响。
《工程教育认证与社会责任》
主讲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顾问 杜子德
《工程专业之路——认证与发展》
主讲人:香港工程师学会专业准则及服务副总监 彭伟华
《变革之路:AI大模型的无限可能》
主讲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人工智能学域创始主任,讲座教授 熊辉
《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主讲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学术治理和教务委员会秘书处处长 刘膺博
《工业数智化转型》
主讲人: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讲座教授,以及香港 科技大学(广州)工业信息与智能研究所所长宗福季
《工程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主讲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跨海工程与综合交通研究 所首席工程师,
系统枢纽智能交通学域实践教授苏权科
《用设计思维提升工程项目中的信息传递效率——跨学科协作与沟通视角》
主讲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语言教育基柱高级讲师邢清清
《数字经济的基础:芯片发展趋势》
主讲人: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功能枢纽微电子学域主任、博士生导师,
广州市集成电路重点学科带头人、广州市 EDA 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须江
《战略性新型产业与未来产业》
主讲人:管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经济师,
中国石油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原专职副主任、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原副院长,全美商学院最优秀学生荣誉组织BetaGammaSigma 协会终身会员,
英国志奋领访问学者吕建中教授
《金融科技前沿与未来发展机遇》
主讲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金融科技学域主任,
香港科技大学工业工程及决策分析学系教授和金融工程及金融科技实验室主任蔡宁
课堂有趣互动
杜子德老师分别带领学员开展了三场研讨,主题分别为:“工程教育认证和工程师资格”“工程实践中如何体现工程伦理和社会责任”以及“工程师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深度探讨了工程复杂性、工业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培养工程师面向未来的战略和创新思维,利用数据驱动的洞察力和人工智能工具,为决策进行战略性改进,助力学员提升现代工程能力,应对未来的技术挑战和历史使命。课堂讨论激烈,学员积极发言,给本次研讨班也画上了完美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