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详情

工程师现代工程能力提升研修班成功举办

日期:2024-01-11 15:19:34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工程师现代工程能力,由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秘书处指导,持续职业发展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工程师现代工程能力提升研修班12月3日至6日清华大学举办。

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副秘书长张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持续职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震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政府和企业人才学习中心主任张忠义出席开班仪式并为研修班授班旗。


1704957217423022959.png


本次研修项目遴选了70名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工程会员以及从事工程技术领域工作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参加学习。


1704957233475070557.png


研修项目以团队融合、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等多种教学形式为学员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通过理论武装、拓展科学视野、激发创新思维等方式,培养现代工程科技人才的理想信念、专业本领创新能力通过授课老师丰富、深刻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指导,学员进一步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学铸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通过清华大学特色体育课让同学们感受到体育的迁移价值,领略体育精神的魅力,树立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信念通过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实验室等现代工程实践的参观交流,加深了解最新科技前沿,同时从产教研结合的角度达到知识迁移和灵活应用的目的

1704957259684099639.png

研修间隙,联合体卓越工程师课题研究组邀请了10位学员代表进行深度访谈,以丰富的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为卓越工程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

1704957276737069254.png

研修结束后,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科技人才服务处处长、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秘书处办公室主任方四平,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持续职业发展委员会委员李越,向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1704957285559066201.png


持续职业发展委员会致力于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持续职业发展服务。未来,委员会还将不断举办各种线下培训、参访、交流、论坛等境内外活动,以满足工程技术人才的不同需求,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工程师现代工程能力提升研修班

学员心得节选

通过学习,对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较全面了解,为自己AI方面的学习和应用指明了方向,非常好。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主动有意识的去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马超

 

这是一次非常有特色的课程安排,结合了清华大学本身教学理念与工程师所需要学习知识内容而开展,包括周日的团队融合,周一的开班仪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宇婕

 

通过本次学习,老师从体质健康,思想政治,国内外形势,技术发展,工程管理,企业责任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解,开拓了自己的视野,结交了许多优秀的朋友,获益良多,希望以后多多组织此类活动,并进一步加强过程中同学老师的交流。——张勇杰

 

通过这次学习从政治思想上,理论知识以及眼界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收获很大。希望能多开展此类活动。——陈琪

 

本次学习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见识了很多尖端的科学技术,也了解了其他行业相关知识,很好的提高了眼界,对个人发展很有帮助。希望未来能按行业进行针对性的组织相关线下活动。——杨微笑

有这样一个集中时间,听大师们精采授课,是十分难得的。将自己以往碎片化知识,经由大师们梳理提炼,系统化,全面化,可谓是认知的飞跃。——顾坤鹏

 

本次课程学习收获满满,课程组织方从工程行业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介绍,清华大学工业中心的参观组织,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的讲解,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对我们进行培训教学,很荣幸成为该班一员,建议定期组织,扩大培训培养范围。——宿宇瑾

 

感受校园文化,在和老师学习及交流中燃起对运动和二次深造的激情。建议多组织类似培训和交流,提升工程师和管理者的宏观思维和再学习能力。——齐琳

 

会议组织的很好、很细心,尤其是晚上的讨论交流,是本次最大的亮点,可以感受到,在不同领域有这么一群实干的工程师在推动中国各领域技术的发展,我们会继续加油!——李春宝

 

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对创新的认识,无论从中央党和国家的政策还是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抑或是同业竞争等等,创新都提到非常高的高度,从某种层面上说,创新可以说是一个企业乃至行业直到国家的生命线。——沈强

 

首先,真的非常幸运有这样机会参加这样系统性的学习,让我从强健体魄到认知、德行、创新、责任担当、工程管理战略等方面有了层次上的提升。对此,对组织本次活动的科协、联合体、清华大学的各位领导、老师、专家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对于这样的培训学习让人神往(感觉得到了扩容式的充电),感受清华的洗礼,觉悟自身远远的不足,让想要偷闲摆烂的心重新奋发起新程,致力卓越向未来。

建议多组织一下跨学科领域的交流学习,共同营造多元学科融合创新机会。——王巧艺

 

无体育不清华,红色工程师的理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让我体会到了作为清华学子的一份荣耀。感谢老师们的精心安排。企业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以及战略决策课程从不同的层面给了我很多启示,受益匪浅。——孙玉亮

 

炼心智,强体魄,受益匪浅。一线工程师尤其是参与一带一路工程项目的工程师,不仅面临工程技术的复杂难题,还有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的挑战。期望在今后的课程的设置中增加应对不利自然环境的内容。体育环节增加游泳、攀岩、应急救援等课程。——张蕾

1.清华大学作为全国顶级学府,为本次学习配备的师资力量也是顶级的,参观的实验室也是顶级的,让我们学员大开眼界。2.课程设置丰富,科技创新、社会责任、战略研究等都是我们工程人亟需参与的课题,教授们的讲授拓宽了我们的思维。3.和全国各地,各行业的专家同学交流的机会很难得,也学到了很多东西。4.老师们的安排很贴心、周到。——陈红兵

 

老师讲课水平高,内容实,很超前。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5G赋能千行百业!——李星

 

短暂的四天紧凑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本次学习的课程内容的设计组织非常满意甚至是惊喜,对老师们的水准,视野也让我得到了一次全新的认知与提高。如果说建议,在学习内容上还可以增加清华美院的美学鉴赏课和音乐熏陶,教室建议能安排一节在老建筑里的课程,来感受清华百年。——刘高辉

 

本次学习课程安排内容丰富,对工程师学习群体有针对性,授课老师专业水平高,交流互动环节最为精彩,给学员总结教学知识的机会,同时也展示了专家同学的能力和风采,同学之间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建议不定期的开展更多相关培训。——曹殿龙

 

1、各位老师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观念与方法论、智能制造与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与产业应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工程领导组织与管理等多方面多维度、深入浅出的讲析,理清了很多意识上的混沌感。作为一名资深的工程师,在三十年实践项目经验的基础上,无疑得到了理论上的升华。2、无体育,不清华。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再次认识到了身体对事业和生活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处理好身体与工作的关系。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几十位来自于各行各业的专家同学,彼此间拓展了眼界,启发了思维,建立了友谊,也必将在未来的日子里互促互助,共创未来。——李维


本次学习课程完备,体育,思政,科技都包括进来,成为一个完备的体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师,应该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灵魂,然后与培养自己的平台共同进步,积极主动地提升自我,并承担更多企业责任,社会责任。——张刘春

 

感谢清华大学提过的宝贵学习机会,有幸聆听世界冠军、知名教授的讲座,开拓了视野,丰富了思想,建议多组织类似交流学习活动。——李涛

 

非常感谢工程师联合体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组织的这次工程师现代工程能力提高研修班,这次研修班接触到了许多高水平的老师和同学。结合我自身的个人情况,平时我们都是在公司进行研发工作,在工作中,我一直想多了解和学习一些方面的东西,比如说如何进行工程创新,如何进行产品开发管理,以及产品组合,如何进行创新管理,其实我一直想找到一个切入点来学习这些方面的内容,但是一直苦苦于找不到一个切入点和系统化的介绍,但是在这次课程中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入门的介绍,那么对于我来说我就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好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窗。非常珍惜,以及感谢这次机会,感谢!——姚丽


1704957320706033997.png          1704957325062083792.png          1704957328779005243.png

联系我们

  • 单位: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秘书处
  • 电话:010-62166293
  • 邮箱:cse@cast-cse.org.cn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中国科协综合业务楼
  • 邮编:100081
2022 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220139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