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国科协领导对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有关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工作,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联合体秘书处,以下简称人才中心)于4月27日下午组织召开2021年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工作交流活动,承担中国科协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项目的21家单位,以及部分联合体发起成员单位的主要业务负责同志参加。活动由人才中心科技人才服务处处长方四平主持。
方四平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科协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倡导成立联合体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传达了中国科协领导对联合体有关指示精神,明确了联合体的两项核心任务,即职业化、国际化“两化”:对内提升工程科技人才职业化水平,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对外提升国际化水平,推动工程师资格互认,参与工程领域全球治理。他从成立“一带一路”工程组织联盟、申请加入《国际职业工程师协议(IPEA)》、推动工程能力双边互认、修订《工程能力评价通用规范》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授权部分全国学会和地方工程师学会开展工程能力评价、加强联合体自身建设等六个方面介绍了联合体2021年工作要点,通报了联合体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的筹备情况。
在工作交流环节,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分享了在研制专业规范、开展能力评价、发展工程师会员、推进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具体做法,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铁道学会等对有关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大家发言踊跃、沟通深入、气氛热烈。
本次活动是2020年以来召开的第一次由所有参与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工作单位参加的全面工作交流,使与会单位对联合体的使命任务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对加强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工作、推动联合体实体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