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6月11日,“一带一路”工程能力建设论坛在中国成都召开。中国科协主席万钢、科技部副部长林新、四川省委副书记于立军、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候任主席陈成川、缅甸工程理事会主席昂觉密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柴立元主持。
万钢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科协和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持续致力于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深化工程领域国际合作,支持工程师交流互鉴,希望共建国家工程组织共同推动工程科技创新,加速工程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千行百业,为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共同推动工程能力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开放工程师持续职业发展学习资源,加快工程师互认规则和标准的“软联通”,促进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共同推动工程治理优化,加快推动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工程组织联合会,加大公共产品供给,共同构建工程能力认证体系,坚持维护工程伦理,为共建国家经济增长、贸易往来、人文交流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陈成川提出,WFEO希望与中国科协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工程教育和工程能力建设方面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构建更智能、绿色、包容的未来。
昂觉密分享了缅甸地震的亲身经历,并呼吁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工程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共同培养工程人才,以构建更繁荣、韧性的未来。
开幕式上,发布了《关于“一带一路”工程能力建设的共识》,将推动共建国家携手打造一个平等、包容、发展、共赢的工程共同体,擘画面向未来的工程合作宏伟蓝图。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任主席龚克主持了工程能力建设高端对话活动,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何川院士、新加坡工程师学会主席曾有仁、肯尼亚工程师学会第一副主席哈里森·凯特尔,分别围绕工程教育时代需求、绿色城市建设、未来轨道交通、工程能力持续职业发展等作主旨报告。
作为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的主题活动之一,论坛以“领航工程创新,共建工程能力”为主题,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天津大学、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协共同承办。来自6个国际组织和26个国别工程组织负责人,有关全国学会、高校、企业代表160余人参加论坛。(玉沁)